|
|
|
|
|
|
|

首页

美术学院开展“绘梦青春,共‘剪’朝夕”活动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3-12-01
分享到:

一张红纸、一把刻刀、一份垫板,在一笔一划的雕刻中,二十余份剪纸作品纷纷“亮相”。近日,美术学院在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绘梦青春,共‘剪’朝夕”活动,70余名学子手持刻刀,在与剪纸的“面对面”接触中体验非遗文化。

美术学专业2021(2)班的陶悦是院剪纸俱乐部的负责人兼“小老师”,已有多年剪纸经验的她在现场数次指导剪纸初学者。她表示,新手剪纸易出现力度把控不好或精细处雕刻不当的问题,但在协助指导后能够完成较为精美的作品。据悉,为给参与者提供更优的活动体验,25份剪纸图案底稿均由院动漫俱乐部提前一周设计。

初次尝试剪纸,设计学专业2023(3)班的高秀英手持刻刀迟迟没有“下笔”。数次尝试后,她选择求助场内“小老师”。在陶悦的帮助下与自己的耐心雕琢后,一幅栩栩如生的花枝剪纸出现在垫板上。“雕刻精细的花枝是我耗时最长的部分,最后和朋友一起完成了花枝的刻画。”高秀英表示,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最终的成品令她感到“不虚此行”。

作为院剪纸俱乐部的成员,设计学专业2023(3)班的葛传毅手法娴熟,手起刀落间,一幅线条粗细相宜的剪纸在雕刻中逐渐成型。他坦言,由于俱乐部每周都会开设一次课程,“小老师”们授课耐心细致,他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不少剪纸技巧,并应用于此次实践中。

恢宏大气的天安门、象征祥瑞的麒麟、枝叶繁茂的花枝……剪纸之余,院剪纸俱乐部成员的精美作品引发一众“围观”。许多学生前来拍照打卡,记录这些诞生于指尖的非遗文化。

剪纸诞生于一笔一划、一刀一剪之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宝贵财富。希望通过此类活动,传统剪纸艺术能够逐步贴近日常生活。旨在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欣赏非遗艺术之美,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在增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撰稿:学生记者 罗佳琦     摄影:学生记者 张素清       编辑:江伟        审核:金忠良 赵丽丽)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77779193永利(股份)有限公司-BinG百科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