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4月结束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永利官网报送国赛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4件,总成绩全省并列第二,创下历史最好成绩,获评“显著进步奖”,为全国15个获评高校之一,首次进入联合发起高校。
高位推动 凝聚合力 共创“挑战”实绩
学校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成立由校长任主任,分管校领导任副主任,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和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研究生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学生会、研究生会负责同学任委员的竞赛组委会。备赛期间,校党委书记许继荣、校长闵永新多次关心赛事进展和作品准备情况;副校长汪时珍统筹、部署“挑战杯”参赛工作。校党委2019年重点研究部署了“敬敷育英”创新创业引领计划,重点遴选了20个项目予以立项培育,其中,1个项目获得此次“挑战杯”竞赛全国二等奖、1个项目获得全国三等奖、2个项目获得安徽省二等奖。
学校制定《77779193永利学生实践和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对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突出奖励;出台《77779193永利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对“挑战杯”获奖团队指导教师予以重奖,同时在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方面均有政策倾斜,有效激发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校领导出席每年举办的“挑战杯”启动仪式,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学生工作负责人悉数参加,营造了“高规格、全员化”的科技创新氛围。学校积极构建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核心的挑战杯赛事文化,厚植科技创新土壤。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全校共有369支团队、215位教师、2874名学生参与其中,占在校教师总数的22%、学生总数的15%。
在培育赛事环境的同时,学校注重凝聚各学院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源,打通学院之间、专业之间、校企之间的通道,形成合力,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站得住脚、立得起来”的竞赛项目,形成“广泛覆盖、重点培育”良性循环的竞赛项目培养体系。
周密组织 齐心耕耘 共育“挑战”英才
召开学院专业会议动员部署、邀请专家教师组队指导、辅导员对参赛选手全程跟进辅导……各二级学院全方位、多角度扎实展开“挑战杯”赛事相关工作,构建赛事工作网络,从组队、选题到答辩提供一体化流程指导,不断提升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
“实验室是学院创新创业赛事项目的‘培养皿’,在赛事推进过程中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生命科学学院创新创业赛指导教师穆丹介绍,学院鼓励学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突破点,同时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来反哺教学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学生也在一项项竞赛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科素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创业实践创造成功契机。2013年以来,穆丹指导学生在“挑战杯”竞赛中斩获国奖3项。
在“挑战杯”参赛期间,实验室孵化一个又一个实验创意,穆丹和其团队成员在无数个日夜中等待着成果的“破壳”。“学院实验室是‘24h研究所’,只要有需要,随时为学生开放。”她表示,学院团队的项目创意均起源于学院举办和参与的专业赛事,所有项目都在学院提供的实验场所中进行“孕育”。
“在学院对各大创新创业赛事进行投报选送的项目中,‘实验室项目’占比高达100%。”生命科学学院团委负责人表示,实验室是创新创业赛事项目输送的重要通道,是将创业同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一大平台。“学院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竞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赛’的目的,根据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综合能力结构为标准,深化理论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自2015年至2021年,法学院教师安民兵连续七年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赛事,并获得“挑战杯”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指导团队进行项目调研期间,为了方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他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提前与当地相关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畅通调研“门路”,“手把手”对学生进行指导。
项目成立初期,团队成员们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中失去头绪。安民兵立即着手搜集易消化又贴合选题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梳理,引导团队成员摸准选题定位、提高研讨效率。在参赛期间,安民兵为团队各方面进行把关,时刻关注着团队文本撰写、分工协作和答辩准备等动态,不断打磨项目成果。
在团队成员的印象中,安民兵总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对于关键性问题总能一针见血抓住要害,就像一艘船的船长,牢牢把握住调研方向和思路的“船舵”,在“冷门”的专业知识中发现“热点”问题。
无论是前沿的新亮点,还是在“老生常谈”中探索得来的新视角,在安民兵眼中,都要通过一次次实践“弹”出真音、完善升华。“尽管赛事难度大、周期长,但能够通过实践育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挑战杯’最大的魅力在于挑战,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既是思想创新的挑战,也是身心意志的挑战,勇于挑战,战而胜之,就能‘脱胎换骨’,让所学受用终身。”
走出校门 观察乡情 共塑“挑战”人生
“小时候父亲到村支部开会,回来时,兜中总会多出几张纸币……”在长大后,社会工作专业2019级的孔晓妍才知道,父亲是在村中的菌类种植合作社中入了股拿到“分红”。怀抱着对农村合作社更进一步探究的想法,孔晓妍与团队成员一拍即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8名“农村娃”一同“还巢”,深入皖浙两省14市,走访中,他们逐步还原农村合作社现状、“寻根”破解之道。
方言听不懂就请社长来做“翻译”,村民不识字就逐字逐句耐心询问,一次参观不够深入就分批次、分时间段再次进行……调研中,团队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通过与当地合作社社员同吃同住、观察合作社日常生产方式、进行社员大会会议记录等进行调研工作的展开。
“此次经历让我逐渐形成了一种‘打破砂锅’也要钻研到底的精神,要‘真弹琵琶’,就要真正地深入田间地头。”孔晓妍介绍,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团队成员们跨过学科思维的“高门槛”,通过融会贯通不同的专业知识,真实把握了农业合作社方方面面的情况。
在对省内三十余个古村落进行考察走访之后,戏曲舞美与设计2019级研究生刘旭对古村落“包装”的前后印象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他在考察中发现,调研对象之一的呈坎村依靠“五行八卦”的自然地形衍生出丰富的村落民生文化,但这些文化却因缺少挖掘而鲜为人知。“起初,我只将选题简单理解为旅游开发,而在深入思考之后才明白,要想打造好一张古村落的‘新名片’,首先就要体现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核。”
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学生,刘旭在比赛准备过程中初次和文字以及学术分析“打上交道”,他从中收获了许多有用的“课外”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他今后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探索方向与思考。“在进行撰写时,难免会因为自己的能力问题而感到焦虑,很感谢老师与同学们陪着我一起熬过这些难关。”刘旭表示,经历了这场赛事,他遇见了全新的自己。
深入调研4地教体局、实地走访31所学校、对78个不同的教学主体进行访谈……对于汉语言文学2019(1)班的王安宇来说,此次调研旅程让她“长了不少见识”。在安庆到金寨县这160多公里的单线车程中,王安宇经历过数次晕车呕吐等身体不适反应,她总是会在短暂休息后选择再度启程,不曾想过退缩或放弃。“因为自身亲力亲为的事情,才会更有意义、更有感触。”
在走访团队西冲小学时,该校的退休老校长为他们亲笔写下一封长达1500余字的乡村教育回忆录,时间跨度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至2019年。从1990年村中引渠的山泉水变成自来水,到1993年村中水上“求学路”建起第一座石拱桥“育新桥”,再到1995年18间教室安装上了电灯,老校长将在西冲村中30年的从教经历一笔一划记录下来。
“在西冲小学进行调研时,我们深感震撼。这位老校长是我们在走访中所遇过的最年长、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教育人’。”王安宇表示,此次的参赛经历不仅是学术能力的挑战,更是自己人生中前所未有一次的挑战,在一次次调研中打破自己的原生“滤镜”,下沉到最边缘的地方,带着韧性去不断“修剪”自我和成长。
“在参加‘挑战杯’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走出‘象牙塔’,将专业所学付诸实践,提升了学习深度、高度,掌握了理论的运用能力,同时更收获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应对能力,真正实现了‘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目的。”校团委负责人表示。(撰稿:学生记者 权琪 编辑:江伟 审核:陈东 陈秀)